在我国,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然突破2亿大关,其中,有5%的糖友正默默承受着糖尿病足带来的身心折磨。
糖尿病足不仅致残率居高不下,治疗费用更是高昂得令人咋舌。
而更令人胆战心惊的是,即便糖尿病足患者历经艰辛治愈了疾病,一年内的复发率仍高达40%,三年内更是攀升至65%。
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,人们不禁要问:究竟有没有办法,能让我们永远远离糖尿病足的侵扰呢?
我建议糖友做到以下5件事,精准防控“糖足”。
1.每天检查双脚,有问题早发现
检查下面这4项
感觉:麻木、疼痛、间歇性跛行; 皮肤与结构:老茧、溃疡等; 血管功能:皮肤温度差、动脉搏动强弱; 脚趾甲:长度、形状、颜色及周围症状。 异常(红肿、破溃等)提示神经或血管损伤,易诱发糖尿病足,需及时就医。展开剩余68%2.平时保护好双脚,别受伤
选合适鞋袜(如白棉袜)、温水泡脚、避免赤足行走。
剪趾甲技巧:
温水泡软; 修平勿深短; 锉刀磨平。3.让医生给脚做 “专业评估”
无感觉异常(LOPS)且无外周动脉疾病(PAD):每年1次; 仅LOPS或PAD:每6-12个月1次; LOPS或PAD且合并足溃疡史、下肢截肢史、终末期肾病:每3个月1次。4.每3~6个月去医院查2项
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: 反映近2-3个月平均血糖,评估长期血糖控制,目标<7.0%,预防血管神经损害。 血脂检测: 包括LDL-C、HDL、TG、TC等,控制目标依病情而定,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PAD,降低足溃疡风险。 联合检测评估代谢控制,指导用药。未确诊血脂异常者可一年一测,已确诊或高危因素者3-6个月查一次,控制不佳者提高复查频率。5.每年做3项“预警检查”,提前揪出风险
血管超声评估 筛查动脉粥样硬化等,评估血管病变风险,预警糖尿病足诱因。 眼底检查 检测视网膜病变,反映微血管损伤,提示糖尿病足高危。 血管超声与眼底检查联合,早期识别并发症,降低足溃疡风险。 神经病变检查。 2型糖尿病确诊时、1型糖尿病确诊后5年应筛查,此后至少每年1次。齐通®硫辛酸片,作为指南中推荐的唯一抗氧化应激治疗常用药物,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、增加神经营养血管血流量、提升神经Na+-K+-ATP酶活性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途径,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。与神经修复药物甲钴胺相比,齐通®硫辛酸片在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、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踝肱指数等方面效果更显著,缓解时间更短,起效更快,且不良反应率更低。
除以上必要的筛查项目外,糖友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,补充其他检查项目。
发布于:湖北省一鼎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